这个计划让日本人自己都看不下去,原定2023年通车的孟买-艾哈迈达巴德高铁,现在连10公里都没修完,预算却从110亿美元飙到1.6万亿卢比(约1950亿人民币)。日本居然同意把还没在本土投入使用的E10系新干线技术先给印度用。印度人似乎忘了,自己刚把德国造的隧道掘进机扣在中国港口,导致日本负责的地下工程停工8个月。
日本为何敢“空手套白狼”?
日本开出的条件看似慷慨:0.1%超低息贷款、50年还款期,还承诺共享E10系技术。
仔细看条款就发现猫腻,所有核心设备必须从日本进口,印度工厂只能组装外壳。
比如牵引电机和制动系统,日本企业至今没松口转让技术。
E10系列车2030年才在日本运营,印度却要当全球首个试验场。
日本网友吐槽:“这跟拿印度当小白鼠有什么区别?”
印度高铁修到哪一步了?
征地困局:马哈拉施特拉邦规划1400公顷用地,7年过去只拿到40%。 农民坐地起价,地价从3倍市价涨到10倍,光征地就多花13亿美元。
工程改线:原本的地面路线因征地问题被迫改高架桥,21公里海底隧道和7公里水下隧道直接让预算翻倍。
施工效率:印度工人日均工作4小时,高温天集体罢工喝茶。 日本监工吐槽:“我们像在管理动物园。 ”
日本的钱包正在滴血
日本已砸下1万亿日元(约491亿人民币),印度人还在要钱:
2023年追加500亿日元贷款
2025年又要求再贷1000亿日元
列车采购价从450万美元/列涨到532万美元
讽刺的是,印度要求用中国制造的盾构机,结果设备滞留港口8个月。
日本媒体算过账:按这个速度,光利息就能吃掉整个项目利润。
技术转让全是套路
日本嘴上说共享技术,实际留了三手准备:
核心保密:E10系的转向架和信号系统技术绝不外传
生产绑定:印度工厂只能用日本提供的零部件,相当于变相控制供应链
专利陷阱:关键设计专利全在日本手里,印度想仿造就得交钱
印度官员私下承认:“我们连螺丝钉都造不出来。 ”
去年交付的E5系列车,故障率高达30%,维修全靠日本工程师。
印度人自己都看不下去
2024年北方邦火车撞牛事故导致4小时停运,暴露了铁路系统混乱:
信号系统与日本设备不兼容
工人用牛车拉铁轨枕木
调度室还在用纸质时刻表
离谱的是,印度铁路每年死2.6万人,但莫迪政府坚持要“印度制造”。
结果BEML公司造的列车,最高时速才180公里,比日本原型车慢140公里。
日本为何死撑不放弃?
地缘博弈:日本想用印度项目对冲中国高铁在东南亚的扩张,雅万高铁通车后日本压力山大
面子工程:日本媒体天天吹嘘“技术胜利”,实际工程成了国际笑柄
后续捞钱:只要印度继续买日本配件,1.25万亿日元贷款就能慢慢回本
现实很骨感:印度政府2025年财政赤字已达GDP的6.4%,哪有钱还贷?
最新进展:莫迪要耍新花招
据印度《铸币报》披露,莫迪计划在8月提出:
用印度稀土矿换日本技术
允许日本企业参与印度稀土开采
要求日本承担更多征地费用
日本经济产业省已放出风声:“不会接受附加条件。 ”
这场拉锯战,看来还要继续下去。
配资平台合法的有哪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